川南在線 發布時間:2023-07-25
大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二個節氣,也是夏季的最后一個節氣?!笆睢笔茄谉岬囊馑?,大暑是指炎熱之極。
此時暑濕盛行,易擾亂心神,耗氣傷津,耗傷陽氣,加上人們喜歡貪涼,往往使濕寒之氣侵入人體,損傷內臟陽氣,落下病根。
合江縣中醫醫院黨委委員、副院長、醫學博士、主任中醫師張旗在這里提醒大家,大暑過后除了防“暑”,朋友們還要多多注意防范“濕”和“寒”,避免“內生病邪”而“秋后算賬”。
適度出汗
《黃帝內經》云:“春夏養陽?!贝笫铌枤馍l,適度的“微汗”可以將病邪發散出去,此時可采取在晨間或者傍晚通過戶外運動微微出汗來達到祛邪養陽的目的。
此時宜少運動或選擇低強度的運動項目,如散步、快步走、八段錦、太極拳等。
此外,要注意避免運動后大汗淋漓,運動過后要及時補充水分,避免進食冷飲,否則易出現腹痛、腹瀉等癥狀。
適度消夏
大暑是自然界和人體陽氣最旺盛的時候,室內空調溫度過低、暴飲生冷等過當的消夏防暑措施,都會耗傷人體陽氣,損害人體脾胃功能。
切忌大汗后涼水沖澡,容易導致“寒邪”入體,阻遏和損傷人體陽氣,導致肌肉血管收縮、神經緊張、血壓升高、腹痛胸悶、心悸氣短等癥狀。
此外,飲食以清淡為主,多吃低脂肪、高蛋白的飲食,少吃辛辣刺激、肥甘厚味之品。
適度養心
夏季五臟屬心,心屬火,大暑炎熱,“心火內生”讓人心煩,容易出現急躁易怒、情緒失控、口舌生瘡等表現。
《黃帝內經》有記載:“春養肝,夏養心,秋養肺,冬養腎?!边m度養心是度過大暑這一“燒烤模式”的心理必備法寶。
心煩意亂時也可以聽一段舒緩的輕音樂,工作狂們要注意多休息, 盡量減少夜生活,保證充足的睡眠,有利于心神的寧靜。
大暑后如何養生
1、泡腳
夏天濕熱,最傷脾胃。加上空調、冷飲,讓濕氣長期停留在體內無法排出,很容易生病。所以,夏天最好的養生,是泡腳。用溫水溫養足部經絡,疏通氣血,可健脾、除濕、通經、利水,有效緩解夏天的四肢乏力、食欲減退、困倦。
2、吃姜
冬吃蘿卜夏吃姜。夏天家里常備姜,可以有效緩解濕氣,促進脾胃功能,消化吸收。拌涼菜加上姜末,可以殺菌消毒。暑熱頭腦“暈乎”,可以含姜片提神醒腦。夏天吹空調很容易傷風感冒,喝點姜糖水,還能祛除風寒。三伏天,家中常備姜、常吃姜。
3、喝羊湯
俗話說:伏天一碗羊肉湯,不用神醫開藥方。夏天身體內耗嚴重,喝羊湯可以強身健體,滋陰補氣。大熱天喝上一碗羊湯,大汗淋漓之際,濕氣被排出體外,人也會精神很多。
張旗簡介
張旗,中共黨員,副院長,博士,主任中醫師,本科、碩士畢業于成都中醫藥大學,博士畢業于廣州中醫藥大學并獲優秀畢業生。瀘州市大美醫者、酒城英才·醫衛之星,合江縣荔城名醫、“荔城英才·科技之星”,第五批國家名老中醫學術繼承人,師承首屆全國名中醫張西儉教授,國醫大師鄭新工作室骨干,四川省中醫藥管理局第六批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后備人選,中國醫師協會急診分委會委員,世界中醫藥聯合會理事,《中國中醫急癥》編輯,中國扶貧基金“汶川地震災區”醫療志愿者。參編論著3部,發表論文35篇,其中第一作者11篇。參與國自然及省局級科研課題5項,其中主持2項。主持國家級、省級、市級繼續教育項目十余項。擅長中西醫結合治療腎病、糖尿病、肺氣腫、心衰等,以及咳嗽、失眠、頭昏痛、胃腸炎、月經紊亂、更年期綜合征、小兒高熱等常見病。以脈辨證,對大內科危急重疑難病癥有深入研究。
坐診地點:
門診:門診部三樓名醫館張旗工作室(周一、三、四上午)
電話:15178817548
(來源:合江縣中醫醫院)
編輯:李永鑫
關注川南在線網微信公眾號
長按或掃描二維碼 ,獲取更多最新資訊
其他